一、沿革(可略分為前二十年與近十年兩者的研究景況)
七十年代末開始:第一階段由涉台機關的知識分子研究者居多,第二階段為當代(1949年)後大學學院研究者出線,最後為比較文學、語言學與文藝理論學者的參與。

二、研究隊伍(以年齡段分期)
˙第一代:多為政治性考量,充滿意識型態。(七十歲以上)
˙第二代:文革後進入大學,汲取西方知識的學者。(中生代)
˙第三代六○年代出生、第四代七○年代出生的學者,是接受新時期教育的一代。

對臺灣文學研究態度的變化,直至九○年代後期才得以由邊緣轉型,主要由民間力量(出版社、學院內知識分子)推動官方體制認知的改變。例如:中國當局社科基金指南中增列「臺灣文學」一項可以見出此般態勢的改變,以及學院內本科、研究所和研究計畫的數量開展。


三、研究內容
大陸對於臺灣文學的研究狀況表現出明顯不均衡性,研究對象多集中於臺灣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學,近十年才開始日治時期與八十年代後的臺灣文學研究。大陸對臺灣文學的研究內容之所以偏重,肇因於早期中國和臺灣兩地間文學的傳播與資料累積不易的問題。

四、研究角度
學術包袱不如以往沈重,從往昔所謂官方正統的思路,發展成更具辨義性的思考。更隨著研究內容的改變,注意到臺灣諸種的新興文學現象與次文類問題。

五、未來發展
(一)研究領域逐漸向時間的兩端開拓,不再偏重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臺灣文學研究。
(二)中國和臺灣研究隊伍、學生的彼此交流。

六、其他
Q:中國的研究機構有沒有研究重點或研究領域的分佈現象?
A:目前多依研究者個人研究專長而區分,尚未有明顯的研究機構區塊性分別。


講者介紹:
曹惠民,江蘇南通人,現為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並兼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。主要研究領域為:香港文學、臺灣文學、20世紀中華文學。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:《1898-1999百年中華文學史論》、《多元共生的現代中華文學》、《台港澳文學教程》、《閱讀陶然》等著述,多次應邀赴港、台、新、馬、泰等地出席中國現代文學、台港澳文學、華文文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或訪問講學,並曾邀赴韓國任客座教授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r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