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情感是不是就像行駛的巴士,
終有到達總站的那一刻?
下車時,要帶下所有的行李,
把車票投入車票箱內,
手邊只能留下過去的記憶行李,
而關於別人的 都要割捨。
在馬克思《Capital》的理論中,
情感是否也如商品兩種價值般註定走向背離?

交換價值指的是當一種商品在進行交換時,能換取到其他商品的價值。
即是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交換價值相交換的量的比例或關係。 
換言之,交換價值只有在進行商品交換時,才具有意義,
反映一種社會關係。
使用價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或效用,即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。 
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,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,是永恆的範疇;
這樣看來,商品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兩者之間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。

商品價值的存在要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,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。
顯然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是為了獲取交換價值,並非為了獲得使用價值;
然而,商品消費者卻是為了獲取使用價值,
因此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在不同角色中的意義是不同的。
詳言之,價值必須通過使用價值才能表現出來,
但又必須透過「交換」顯示商品屬性的使用價值。
「交換」、「使用」價值好像是一種偶然的、純粹相對的事物,
至此,商品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似乎是一組相背離的矛盾。

另一方面,應該用三種角度來看待商品:
使用價值
——有用;交換價值——能換其他商品;價值——結晶的社會勞動。
一件商品既可以是使用價值,也可以是交換價值。
但是一件商品不可能同時兼具使用價值及交換價值。
應該說,使用價值是價值的預備概念,當價值概念產生之後,使用價值還原成使用品。
交換價值是介於使用價值和價值的中間概念,是價值的“現象形態”,而非使用價值的“自然形態”。
因此,從概念的層次上看,價值高於交換價值,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;
交換價值高於使用價值,使用價值“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擔負物”(《
Capitalv1,p6
)。
也就是,使用價值、交換價值和價值是同一概念不斷深入的三個層次,
而不是同一層次的三個平行的不同概念。

以下是我的謬論...
情感始終停留在馬克思經濟資本論述中的使用價值層次上,
幾世紀以來,人們以各種方式試圖交換情感價值,
但從未聽聞誰成功,只看到試者傷心遍地,
所有關於別人的都是悲劇。


pic from:http://snow763092.bokee.com/photo/view.fcgi?id=7683860&mode=3

馬克思資本論.第一卷 
出版社:人民 
出版日期:2004-01-01 
ISBN號:70100411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r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